医院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名科,近20年来专家们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膝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取了特别的疗效。其中,学科带头人许学猛指出,在临床上对骨关节病不断的研究和总结,发现筋骨、骨骼关节、筋肉等组织退变时,其必将互相影响,筋肉病变与筋骨病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治疗关节疾病时,不能忽视筋肉的锻炼和康复,因而总结出“骨筋肉并重”的学术思想,并且提炼出“六大”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法,重视治疗骨骼关节病变的同时,不忘同时治疗筋肉等组织病变,所谓骨筋肉并重同步治疗。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
颈肩腰腿痛,
筋、肉、关节都受累
现代社会电子产品流行,使得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总是坐得多,动得少,以至于颈肩腰腿痛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多数患者就诊时,经X光检查、MR等会发现骨骼或关节已经发生病变,因而引起医生往往会简单理解为骨骼或关节的单一部位病变,而忽视了周边的筋膜、肌肉等组织是否受累。”医院骨伤科名中医许学猛说,“实际上,颈肩腰腿痛,首先起病还是筋肉组织,由于支撑关节的肌肉、筋膜受损,久而久之,最终引发了骨骼、关节等方面的病变。”
专家们还发现,如果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在患部周边的肌肉组织结实发达、肌力好(即筋肉病变轻或无发病),即便检查发现骨骼、关节“病变”很严重,其病情只是发病早期,只要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疗效后康复一般较好;相反,即便是患部的骨骼、关节检查“病变”较轻,但周边的筋肉退变、肌肉萎缩严重,肌力差,病情判断为中后期,治疗康复的效果反而会较差。
也就是说,在判断骨关节疾病时,不能单一或过分依靠影像学或理化检查结果,还应该同时对周边的筋肉组织的退变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关节功能的好坏依赖于局部骨骼、筋膜、肌肉组织等的强健,应该把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治疗时注重“骨筋肉并重”,
强调同步治疗
正是基于对以上骨关节病的发病与骨骼、关节、筋肉等组织先后或同时发病有关,在治疗上强调重视治疗骨骼关节病变的同时,不忘同时治疗筋肉等组织病变,所谓骨筋肉并重同步治疗。
许学猛指出,由于生理上“筋为刚”,具有坚劲刚强,能够约束骨骼,“骨为干”,为发挥功能提供支撑,“肉为墙”能够防御外邪及外力的伤害,为人体的动力来源。这三部分筋、骨、肉相互依存。当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筋骨、骨骼、关节、筋肉等组织退变时,其必将互相影响,筋肉病变与筋骨病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生与发展。
因此,在治疗上,我们强调对筋肉组织的退变应贯穿于疾病治疗全过程,从就诊一开始即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科学、适量、循序渐进的运动,让萎缩、退变肌力得以提升,并且有针对性进行相反运动,达到关节周围的肌力平衡,有效逆转筋骨退变,从而达到很好的疗效。
六大特色治疗,
强调局部与全身、治疗和预防并重
对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还不能只 在“骨筋肉并重”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专科学术指导下,许学猛教授独创的“三位动正整脊手法”、“痛快”的微创松筋疗法、“给骨关节腔加油”的中药痛点定位疗法、研发的一药多型的外用痹痛膏和4个专科制剂、以及“骨筋肉”保健操,便是针对骨关节病患者的“治疗-康复-预防”为一体的全病程诊疗理念的体现。
许学猛说,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患部常常出现局部怕冷喜暖、遇潮湿寒冷天气加剧或预先不适,但风湿项目检查未见异常的现象。其实,这是由于血液循环异常所致,本身由于循环异常导致筋骨肉关节“营养缺乏”而发病,如果遇冷必然导致血管收缩,供给的血流量更少,因而加重病情,相反依然。
正是有了这一认识,在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上广泛、全方位引进各种温热治疗,许学猛说,像温热中药外治法,采用特色“五籽散”(由苏子、白芥子、菟丝子、吴茱萸、补骨脂各g组成)药包加热后,敷在患处治疗、痹痛膏外敷、中药药浴(熏洗、熏蒸)等,其目的在于通过滚、搓、揉、按等手法使患部肤温升高、代谢加快,有利于中药外治的渗透,加快无菌性炎症的吸收。
“手术治疗虽可取,但一般患者都不易接受,而且创伤大,恢复周期长,可是一般的药物疗法疗效又不佳。”许教授解释,不论是口服药还是注射给药,最终都是通过血液循环作为载体。骨关节病患者,特别是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关节周边的血管细小,通过血液循环渗透到病变关节腔内的药物非常少,这也是药物疗效欠佳的根本原因。采用关节内注射中药营养剂,直接注射到病位组织,药到病所,对病变组织发挥治疗作用,该疗法对颈椎病、退行性膝关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有较好疗效。许学猛把这种“中药痛点定位注射疗法”称为给骨关节“加加油”。
治病时医生教你强健筋肉
许学猛说,在临床上,很多老年骨关节病患者,年事已高、病程较长,除了患部疼痛较剧烈外,骨骼关节常有畸形、功能障碍或受限严重,这个时候能够消除疼痛,改善功能十分重要。每天早上、傍晚由主管护士组织病人带操锻炼,该操有床上功能锻炼、座位上下肢伸展运动、站立反向运动等动作,配以舒缓悦耳的音乐、吐气引导调息、去除杂念调意,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以配合治疗。
(1)退行性膝关节病
开始进行运动时,可在坐位或躺着,进行不负重锻炼。如不负重主动双下肢蹬腿以锻炼股四头肌为主的肌力训练;在不负重状态下适当在患肢踝关节处持重(1-2Kg)锻炼;水中运动如游泳池水中漫步、打水运动或游泳以及器械抗阻力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肌力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
(2)脊椎疾病
这类患者可躺在床上进行不负重背伸运动,比如飞燕式腰背伸主动功能锻炼。还可以采取器械腰背伸抗阻肌力力训练,条件好转后,可逐步开始进行负重运动,增加运动量,以增强腰背肌的力量和各肌群的协调协作性,从而起到代偿保护作用,达到治疗和预防的功效。
Tips:
预防骨关节病,关键在于审因而治,去除致病因素
出现颈肩腰腿痛,最常见的发病因素为“缺乏运动、不正确保养”和“劳损”,前者较为隐匿,常为人所忽略;长期不注意运动、不正确的养生之道,好食喜“补”(补药、补品等)懒动,日久必致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肢体的活动能力减退,不耐劳和保护、替代功能减弱,可以说筋肉的退变发病在先,此乃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病基础;后者为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常见因素。
所谓“过劳”即超过其承受能力即为“过劳”,退行性膝关节病的劳损往往与其患膝的“过度”站、行、跑、踩、踢等有关,另外,与其平素不爱好运动致使关节周边的筋肉组织不发达、活动能力下降、不耐劳有关,所以,一旦发现这些致病因素,就应该针对性预防,避免关节、肌肉继续受损。
■附专家介绍
许学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特诊专家、副院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特色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委员、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委员。首届百名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
主攻方向为中医药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科学研究,擅长诊治颈椎病、腰腿痛、四肢骨关节病、骨质增生症、骨质疏松症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痛风性关节炎等;创立了“骨筋肉并重特色诊疗”的专科学术思想,形成了六大特色疗法。
主持研究获奖项目有:“中医药特色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系列临床研究”获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骨筋肉并重特色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获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骨科下肢侧卧位手术牵引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获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补肾活血胶囊影响兔膝关节退行性疾病骨内压变化及其组织形态学研究”分别获年度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7项、出版专著二部。
出诊时间:周四、周日上午。
出诊地点:名医特诊室(门诊综合楼三楼)
————————————————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