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余某,女,42岁,文职工作人员。
主诉:
右侧颈肩部疼痛伴头晕头痛10年余。
现病史:
患者10年前起,无明显诱因依次出现右侧肩部疲劳疼痛、颈部疼痛、长时间工作后头晕头痛等症状。初期上述症状可在休息自行缓解,未引起患者注意;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出现偶发心慌胸闷,右侧上肢麻木等症状,医院就诊。经对症治疗后,右上肢麻木消失,余症状有缓解,但仍时有发作,有时候即使不是长时间低头工作,也会出现颈肩部疼痛及头晕头痛等症状。
体格检查(手法触诊检查):
①C1、C2、C3左侧横突旋后;C5、C6右侧横突旋后;
②右侧后斜角肌肿胀压痛(+);右侧前锯肌中束肿胀压痛(+);
③左侧脸颊面积大于右侧;左侧咬肌、颞肌肿胀压痛(++)。
诊断:
颈肩综合症征。
处理:
①颈肩部软组织松解及手法正骨;
②左侧咬肌、颞肌手法松解;
③呼吸肌功能激活;前锯肌及颈部深层肌群稳定性功能训练。
治疗记录:
第一次治疗后,患者颈肩部疼痛不适症状好转明显,双侧脸部对称性较前改善。
翌日复诊:
主诉:颈肩部有疲劳不适感,但暂无疼痛;偶有轻度头晕。
触诊:C1、C2左侧横突旋后;C5右侧横突旋后;右侧后斜角肌肿胀压痛(+-)。
分析:
当余女士初诊时,我发现了一个细节:余女士很喜欢如同洗发水广告标准动作般甩头发,而且很多时候是不经意的(自己并没注意到有这个动作)。
余女士说,她从小就喜欢留这种刘海偏左的发型,但自己并没有发现有问题。
而实际上,为了避免刘海遮住左眼,余女士每天会有意或无意地、无数次地向左甩头。
在这个过程当中,上段颈椎向左甩动(左侧肌群短而有力地收缩,使之产生短促的旋转)的同时,下段颈椎必须稳定住(右侧颈肩部肌群高张性收缩,使其不随之转动)。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触诊检查时发现的“上段颈椎旋左,下段颈椎旋右和右肩胛失稳”的情况。
所以,在余女士复诊时,症状的反复是可以预见的。
因为在治疗之后,相关肌群得到了短暂的松解,错位关节得到相应的整复,症状可以得到暂时的缓解。但余女士的生活习惯中的“致病因素”并没有完全改正过来(虽然她承诺了会少玩手机)。所以当她又再次无数次向左甩头发的时候,紧张的肌肉又会立即紧张起来,渐渐地又会把椎体牵拉回到原来错位的位置。
于是,在复诊的时候,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余女士,她似乎恍然大悟,又将信将疑。然而,要“改正”这种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我知道其实并不是“说说”这么容易的。肌肉本身已经形成了“记忆”,甚至于即使余女士把头发剪短了,在短期内仍然是无法改掉甩头的习惯的。
怎么办?
这时候就需要利用核心肌群的稳定性训练了!
怎么做?
我们下回分解~
--------------------------------
(拖到文章底部,猛戳“阅读原文”就可以找到“下回”啦~~)
--------------------------------
作者:王廷臣
整理:甘卓
----------------------------------
想要了解更多更新的脊柱及四肢关节专业诊疗知识吗?
想要了解更多更新运动医学及康复技术资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