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为万病之源,测测你的湿气有多重3招让

时间:2023/2/10 19:24:42 来源:颈椎病_颈椎病的预防与诊疗 作者:佚名

                            

原创大家中医大家健康

在这个“十人九湿”的时代,几乎人人谈“湿”色变。

中医认为“千寒易祛,一湿难除”。关于“湿”这种邪气,最大的特点就是黏腻。

湿是一个既顽固又狡猾的敌人,无论四季,不分男女老少,趁你不备溜进体内,像个“牛皮糖”似的甩也甩不掉。

湿邪顽固,为万病之源

湿气太多可不是什么好事!譬如下雨衣服淋湿了,如果捂着不晒干,渐渐就会发霉发臭。

人也一样,湿气聚集在体内顽固难除,疾病自然随之而来。

中医认为,湿性重浊黏腻,最容易渗透。这也是其狡猾的一点,几乎不会单打独斗,而是会与寒、暑等邪气结为同盟,强大自己的杀伤力。

所以,湿气难除的关键,除了自身黏腻外,更会迷惑我们搞不清楚寒湿还是热湿。

如果盲目急着祛湿,当然会“越祛越湿”了!

祛湿前先搞清寒热

湿气与寒结盟,形成“寒湿”。

就好比南方的冬天,即使没有那么硬核凶猛,但却是逐层渗透,冷到骨子里,不是多穿衣服就能抵挡住的。

湿气与热结盟,形成“湿热”。

再拿南方的夏天举例,烈日当头,气候潮湿,出去呆一会儿就挥汗如雨、面色潮红,比作“桑拿房”再贴切不过了。

从中医角度来讲,被寒湿盯上的往往是阳虚人群,而湿热更易伤阴。

受冬季寒冷的气候影响,在临床上观察表现,寒湿的人群显然要比湿热多得多。

因此,我们接下来重点来谈谈寒湿。

测一测你离寒湿有多远?

寒湿这群难缠的敌人,最喜欢由外而内地逐步深入“我军营地”,直至侵占完所有领地。

关于寒湿的表现,也是从外表现到脏腑内部,直至全身受累。

1、在皮肤:湿疹、雀斑、长痘、皮肤瘙痒、脱发;

2、身体沉重:感觉四肢无力,双脚跟灌了铅一般;打不起精神,全身不清爽,像穿了件湿衣服;

3、流口水痰多:睡觉醒来会发现枕头湿了一大片,口水泛滥成灾,即使没感冒也会爱吐白痰;

4、肢冷骨寒:手脚冰凉、感觉怕冷,严重会出现腰痛、肩周炎、风湿关节炎,尤其在阴雨天更痛;

5、肥胖浮肿:一些人早上起床会有“肿眼泡”,全身容易水肿;更明显的表现是身体肥胖,尤其是小腹赘肉很多;

6、月经不调:小腹寒凉,女性经期痛经,白带清稀量多;

7、腹痛腹泻:大便溏稀不成形,粘马桶,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

8、肿瘤结节:身体容易出现各种结节,甚至肿瘤;血脂附在血管壁伤,容易堵塞血管,出现高血脂、冠心病,乃至心梗、脑中风。

以上,如果你与一条或多条表现相符,可以高度怀疑这是寒湿体质了。

还有一个最简单直观的方法——看舌苔。

每天早上刷牙的时候,不妨对着镜子看看舌头——如果你的舌头很胖大,两边有齿痕,上面铺着一层又厚又腻的白苔。

那么“恭喜你”!寒湿体质基本板上钉钉。

为什么寒湿体质的人那么多?

寒湿重,首先跟外部环境有关。

长期处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尤其在气候寒湿的严冬,或是不注重保暖、出汗时吹冷气、洗头不吹干等习惯,都会容易导致寒湿由外入侵体内。

此外还跟身体内环境相关,尤其是饮食不节制。

你想啊,爱喝冷饮、吃凉食,这不等于把寒湿直接往脾胃里送吗!再遇上不爱运动、长期久坐久卧的人,体内的寒湿就会越来越多。

《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代谢,好比一个烘干机,把身体内的湿气通过毛孔和呼吸,蒸发到体外,起到燥湿的作用。

而脾虚受损,自然运化无力,湿气这个病态物质东游西荡,造成水湿不化的局面。

要祛湿,先健脾

湿气根源在脾,健脾是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注重保暖,保证饮食规律,避免生新湿。

此外还要多加一步——温化水湿,不然就像甩干却没有晒干的衣服,仍然湿哒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3种方法,健脾温阳,祛除寒湿。

01每晚睡前泡脚

冬天泡脚的好处太多了,温阳散寒、增强免疫力、温煦四肢、安神助眠等等。

如果配以中药足浴,还会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避免“寒从脚入”。

寒湿重的人群可以在泡脚的时候加入——

苍术、藿香、艾叶、肉桂

其中,苍术有燥湿健脾的好处,肉桂能补火助阳、温通经脉、治疗肾阳不足。

为避免太过辛热上火,还配合温补元阳的艾叶、芳香化湿的藿香,以平衡药性。

以上配方可促进代谢和循环,有效避免“寒从脚入”,有燥湿祛浊、温阳扶正、调理气血的好处。

02常饮二香茶

脾胃虚寒的人群,还会出现消化不好的问题,食物积聚在肠胃内,便会发酵成“垃圾”,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口臭的毛病。

中医认为,芳香的食材,可以把困住的脾气唤醒,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亦有化湿之功。

下面推荐给大家一道茶饮——二香茶。

丁香、藿香各2g,热水冲泡饮用。

丁香,素有中药“口香糖”之称,配合藿香化湿解暑。

二者性味辛、温,香气浓郁,辛散力强,可以芳香醒脾、温暖脾胃,很适合脾胃虚寒导致的口臭人群饮用。

03按摩阴陵泉

作为健脾祛湿的第一要穴,阴陵泉是脾经合穴。

脾为生血之源,按摩阴陵泉有健脾利水之效,既能通利三焦,也使得气血运行更加顺畅。

取法

侧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按摩方法

每天用拇指的指腹在阴陵泉穴上按揉刺激3~5分钟,注意力度要适中,每天1-2次即可。

经常按摩阴陵泉,可以缓解腿部水肿,对于关节炎、颈椎病、湿疹、痘痘等问题,也有不错的效果。

虽说万病从湿生,

但再顽固的敌人也会有致命点。

唯有增强自愈力,

让身体暖起来、强健起来。

任他寒湿或冰霜,

自会消融于阳光下,不攻而破。

原标题:《寒湿为万病之源!测测你的湿气有多重?3招让寒湿无处可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wyjjl.com/dxal/1307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