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998441.html
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富氧与快乐,而富氧与快乐正是癌细胞的天敌。
正因为如此,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彻底战胜癌症的希望。
我们不能说:没有手术就没有康复
我们不能说:没有化疗就没有康复
我们不能说:没有放疗就没有康复
但是我们可以说:没有运动就没有康复!
运动,在癌症的康复上太重要了,这有事实可以证明。
我先生的姐姐、姐夫都是上世纪60年代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老大学生,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后两人干得风生水起,特别是姐夫,改革开放后成了大油田的技术老总,年的上半年,他为了一项重大的技术引进忙碌,找资料、比较、谈判,废寝忘食。劳累使他病倒了,高烧不退,后来他摸到颈下淋巴结肿大,医院给他做了活检,结论说有癌症的可能,医院确诊,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接下来,他接受了当时所有的医疗手段的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医院看他,他的脸上、脖子上被紫药水画着一个个横平竖直的大框子,真有点瘆人。他满嘴全是泡,里面全烂了,人瘦的已经脱了形。他说,最痛苦的是吃不进去饭,每喝一口水都像是在添刀尖。治疗结束后,他又回克拉玛依去了。
那个年代,十个癌症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我们心想,那可能就是最后的见面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接到姐姐的电话,所以,每一次接听姐姐的电话,我们都是那么小心翼翼的。问道姐夫怎么样,姐姐都说“还可以”。就这么“还可以”、“还可以”地过了几年。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电话内容改成了让“你姐夫要到国外出差,路过北京见见大家”。这么说,他好了?的确,他好了,红光满面,气宇轩昂,声如洪钟。
郭林气功南山竹海学习班
这次,是我先生病了,他打来“小云(先生的小名)啊,可不要被病吓到啊,,不要懒,要运动。你知道我当年是怎么恢复的吗?打网球!我每天打一个半小时!开始身体虚弱,慢慢就好了。出汗,让自己出汗!”
姐夫是个典型的革命浪漫主义者,他是广东人,为了上世纪50年代特有的报效祖国的理想,立志当个勘探队员、地质工作者。为此,他每日洗凉水澡,跑步,考地质学院。病了之后,他仍然努力——努力治疗,努力锻炼,向命运抗争。结果,他成功了,他现在是好人一个。
还有就是我先生弟弟的老岳母——医院的儿科主任白大夫。白大夫退休后,因为名声在外,始终没离开过听诊器,讲课,出诊,很忙,很忙。但在79岁那年她被诊断出了肝癌。老太太很想得开,自己要求手术,每次与主治大夫商量着来,做一次手术歇一段时间,让身体缓缓。这样她前后接受了六次手术,现在你要见她,一定看不出来是个癌症患者。问她凭什么能扛过这一次次手术和化疗,她说:锻炼啊!我问,您怎么锻炼?她说:上下楼,在北海公园转大圈。
医院的专家宿舍,在北京的府右街,离医院很近。早年分房时她还算年轻,所以是顶层——五楼。女儿曾想帮她换换房子,毕竟年纪大了,又得了病,没有电梯实在不方便。但是老太太说:“医院近,哪也不去。五楼算什么,我今天能上,明天就能上,上上下下就是锻炼,真的不能下楼了,生命也就要走到头了。”
今年,老太太已经82岁了,得病也有三年了,但是她仍在爬她的五层楼,仍在转她的北海公园里的绕湖大圈,而且,医院找她的同事给她做个什么微创手术或小剂量化疗。运动,帮助她恢复了体能,也帮她提高了生活的乐趣。
以上两位患者,都是在接受了西医的治疗后,凭借运动得到了康复,那么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仅凭郭林气功——走路,就要战胜癌症,而且已经初见成效。
这个患者是我们在玉渊潭公园的郭林气功辅导站认识的,姓范,甘肃敦煌人,四十岁左右。
那是年的6月份,小范和他的太太一起来到公园报名学功,他主动跟大家聊,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抗癌的信息,这样我们就认识了。
小范告诉我们,他是肺癌,已经骨转移,医生认为他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只能化疗,而且建议使用的药品也很贵。小范说,他在敦煌就是一个个体劳动者,靠刻图章为生,没有什么积蓄,所以他出不起这个化疗费。但是,人不能等死,没钱也要抗争。他听说郭林气功对癌症有效,就来学习。他希望能靠家乡的一些土方子和郭林气功闯出一条生路。一个月的学习后,小范回家乡去了,医院,远离了癌友,只是他一个人,每天与蓝天为伴,孤独地在敦煌的荒原上行走,无论眼中是秋叶的金黄,还是雪原的银白。
我先生海鹰非常佩服小范,常常跟我提起他:“小范不简单,能扛得住寂寞。咱们身边有一大群功友,可以相拥取暖,而小范就一个人,没人给他鼓励,他能坚持,真是条汉子!”为此,海鹰常给他打电话,开口总是那句:“在哪儿呢?”
“外边呢。”
“走了几个了?”这是功友才理解的话,意思是练了几个功了。
“五个了。”
“不少了。还不回家吃饭?”
“再练上一个回去。”
“冷不冷?”
“没感觉。-20℃,可是出汗啦!”
“最近身体怎么样?”
“很有精神,放心吧。”
小范每天在野外锻炼五六个小时,比我先生还刻苦,他觉得自己比其他患者少了化疗和放疗,就要拿练功补上。最近的一次通话,他兴奋地告诉我们,他感觉后背的脊椎上的肿瘤缩小了,而且小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原来,小范癌细胞骨转移后,脊椎受累,后背上有了大大的肿瘤,使他不能平卧,每天只能侧着睡觉。但是今年(年)2月,他说他能平躺着睡觉了,没有一点儿疼的感觉,这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练功的劲头更足了。
我常跟海鹰说,抛开气功不气功的,就是每天四五个小时的户外行走也是不小的运动量,特别是对你们这群虚弱的癌症患者来说,这个体力付出是够大的。奇怪的是:运动没把你们累趴下,却让你们康复,这怎么解释呢?
原来,癌细胞厌氧,癌细胞最怕氧气!
癌细胞正是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常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异才生发出来的。所以,吸氧,到户外去,依靠运动大量吸氧,让癌细胞生活在十分痛苦的环境中,它就不能发展,它就萎缩了,而正常的好细胞就开始工作了。这也正是为什么郭林气功要“吸、吸、呼”的道理——这种呼吸比我们平常的呼吸多吸一口气,像闻花一样,可以吸得更深更满。有研究说,这种呼吸的吸氧量是普通呼吸吸氧量的很多倍。(但是,据说,这种氧气的补充不能靠插个吸氧管子吸,只能靠锻炼,不知是为什么。)
上海凯博生态园学习班
过去我们只把“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当做一个口号,当真的病了,才知这话是一句真理。原来运动让细胞新生,让机体充满活力。
同时,运动还有一个好处,它可以带来快乐的心情。我们户外锻炼,不论是打球、跑步、做太极,没听说过谁越运动越生气,越运动越抑郁的,都是越运动越快乐,运动让我们感到了自身的活力,感到了天地的清明,感到了人间的美好。
总之,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富氧和快乐,而富氧与快乐正是癌细胞的天敌。正因为如此,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彻底战胜癌症的希望。
然而,很多患者,虽都知道锻炼好,可又都被身体的虚弱吓退了,“虚弱”让他们始终没有离开过病床,没有走出过家门。我曾动员过我的一个得了肺癌的战友到公园锻炼,可他的太太说:“不成,他太虚弱了,走不动。”其实,凡是癌症患者,凡是经过手术,经过化疗,经过放疗的,哪个不是从地狱里走过?哪个不曾虚弱?
记得我先生海鹰初次到玉渊潭公园学功的时候,正是他化疗第一个疗程结束的第二天,他弱得不能自己开车,只能让我勉为其难。又过了几天,他的白细胞数值到了,那简直就站不起来了,可是他也坚持练功,走几步就要靠着我喘口气,走几步就要坐下歇一歇,有时找不到坐处,就席地而坐,也顾不得地上脏不脏了。他说,力气是练出来的,总是觉得弱,就总是下不了床,只有起来走出去才有生命的希望。
跟我们一起练功的小马也是如此。春天她刚来时,一脸灰白,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也只有喘气的份儿。那天她遇到了我同情的目光,就对我说:“真难受啊,真想躺下,有时都想放弃了,可一想还有个刚上高中的孩子,就觉得还得活,为了活,就得练。”那段时间,我们也是看着她从几步坚持到几十步,又到几百步,一圈圈地慢慢增加,最后,她一上午也能完成四个功,并且气定神闲。到了夏天,她有一次跟我说:“徐大姐,你知道吗,晚上我爱人跟我一块儿出来散步,他说他都赶不上我了,问我怎么能这么快。我说,你知道我一上午走多远吗,这点儿路算什么。他都觉得神了。”可不是神了嘛,小马的丈夫是位军人,当然想不到一个癌症患者居然步速这么快,这样有力,不经意间就走到了他的前面。
运动,对中青年人如此,对老年人也是如此。
我的老母亲90岁了。以前她很能走路,但是三四年前因为坐骨神经疼就不走了,大家也认为她老了不能走了,所以,出门就是轮椅,前呼后拥,别人看着还很夸奖,说儿女真孝顺。结果她真的走不了路了。自我先生得病后,我有了经验,我跟老太太说:“妈,您现在腿不疼了,哪也没病了,不能走是因为身上软,可要是不运动,就越来越远,最后就只能躺着了。您要锻炼着自己走。”这样,我带着她,一天走几步,先在院里走,后来在街上走。我给她带着轮椅,让她没有思想负担,当她走得实在累了就坐下,把她推回来。就这样,只用了三个月的培训时间,老太太就能自己拄着拐棍走一公里路了,而且根本不必再有轮椅相伴。因为能自己走了,她也很高兴,有计划着到哪里旅游呢。看来,运动提高了她对生命的信心和对新生活的渴望。真是不错!
说到运动,也并不是越累越好,太累了,免疫功能低了,癌细胞就又回来了,那样会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度。那么,这个合适的度在哪儿呢?
给我先生看病的中医步大夫说:“什么叫运动量合适?就是当你运动之后,虽然有些累,但是睡了一觉,你就恢复过来了,感觉浑身舒服,神清气爽,这就是合适了;如果感觉仍然疲惫,好几天缓不过来,这就不对了,就要减量。因为过劳也是癌细胞复发的原因。”
那么西方医生是怎么说的呢?
我在国外听过一堂有关癌症患者如何锻炼的讲座,其中SusanHarris博士讲到对运动量的测试方法,我觉得很实用,这里转述给大家。
Susan博士首先说:“如果运动时你能够毫不气喘地说出完整的句子,这一项运动对你便是安全恰当的,它对你来说可算作是中度剧烈的健体运动;如果,你在运动时能够唱歌,这项运动对你就是太容易了;如果你在运动时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这项运动对你来说就是太剧烈了。”
所以,运动的量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要根据自己的体会去掌握,看来,癌症不仅要把我们的患者训练成一个勤快的人,还要逼仄成一个聪明的人。
总之,运动对于癌症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愿我们的病友们能够走下床,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定个计划,连同你的亲友,最好是癌症病友,一起活动起来,快快乐乐,健体强身,让癌细胞彻底滚蛋,滚得远远的,再也找不到回来的路!
本文选自《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一书徐晓海鹰
郭林新气功培训每月开班,详询,最近开班信息如下:
4月郭林气功开班通知
开班时间:4月20日~30日
授课类别:初级班、提高(吐音)班
授课老师:费骏雄老师
闫士厚老师
报名老师:余老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