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80后在年轻人纷纷逃离的农村,他为

时间:2024/2/26 15:03:17 来源:颈椎病_颈椎病的预防与诊疗 作者:佚名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629682.html

曾经,一位女教师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红遍网络。现如今,哪个年轻人不想到一二线大城市闯荡一番呢?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离开家乡,在城里成家立业,已经是一种成功的标志。

可是有一位年轻的医生,毕业后却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当村医,对他来说,那里有他要为之奋斗的大世界。

诊室的墙上,挂着“药王”孙思邈的画像,王鸿举希望可以像他一样济世救人。

01

在别人逃离的地方,他选择留守

柴湖镇,隶属于湖北省钟祥市,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但是这个镇子是中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50年前为了修建丹江口水库,4.9万名群众从河南淅川县迁至湖北钟祥县(年改为县级市),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大柴湖就此形成。

和全国很多农村的故事一样,在柴湖,绝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可是有一个80后,在学有所成后却选择留守农村,以村医的身份长期守护乡亲们的健康。

他就是王鸿举,建辉基金会的致敬人物,年度中国好人,一名既平凡又不凡的村医。

王医生在书房研读中医民间药方

王鸿举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就对医学很感兴趣,中学毕业后到南阳医校学医。年毕业后他回到了柴湖,在镇卫生院工作了3年,后又回到老家马北村,在村卫生室当起了村医。

在柴湖,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像王医生这样回到村里工作的可谓绝无仅有。有人曾问他原因,他说:“我喜欢农村,喜欢老家,也很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这一呆,王医生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02

别人的父母孩子,他在默默守护

“医者,仁术也。”作为村医,王医生凭借着仁心仁术,成为村民们公认的好医生,大家都对他的医德赞不绝口,尤其是那些他在默默守护的空巢老人。

王医生在为村民义诊

马北村四组老移民王明太,孩子在外打工,是一个典型的“空巢老人”。年,王明太突然中风,王医生获悉后,第一时间前往王明太家为老人治疗。待老人病情稳定后,王医生又经常上门为老人义诊,只要老人病情有任何起伏变化,他都随叫随到。

几年里,王医生从没有向老人收过一分钱。王明太倍受感动,逢人就说:“我亲生儿子不在家,鸿举就跟亲生儿子一样关心我。”

马南村一组的白景富老人,年因意外事故引起颈椎脱位,导致颈部以下麻木,行动极为不便。年的一天晚上,白景富的老伴高烧腹泻,当时家里只有两个年幼的孙子,无奈之下,白景富只好向邻居求助。邻居赶紧跑到王医生家求救,正在睡梦中的王医生闻讯后,二话不说马上来到白家为老人诊治,一直到凌晨三点多,看到老人的症状大大缓解后,他才放心回家休息。

王医生给一位不慎砸伤脚趾的村民抹药。

年12月,马南村有位姓吴的孤寡老人,已经到了食道癌症晚期,王医生经常送医送药上门,碰到老人病情生变的时候,还把医院治疗。王医生与义工们一起轮流看护吴老,端茶送饭,为老人洗澡洗头理发修剪指甲,让老人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享受到了亲人般的临终关怀。

年马北村村民王某突发脑溢血去世,妻子精神失常离家走失,留下两个学龄前孩子,和80多岁的祖母生活在一起。王医生经常上门看望他们,并送去食品、衣物以及孩子的学习用品等,对于这样的雪中送炭,老奶奶感动得直抹眼泪。

王医生不仅为贫困老人减免医药费,送医送药,还从微薄的收入里挤出钱来资助贫困生。年,村里一位名叫小红的女孩考上了大学,却因为交不起学费面临着放弃就学的困境,王医生了解情况后,一直资助小红直到她大学毕业。

王医生给生活困难的村民免费送药品和生活物资

在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车子房子奋斗的时代,这个执着的80后,却在为他人排忧解病而奔波努力。

03

生活不易,行善之路却越走越远

王医生所在的村卫生室实行自负盈亏,且药品不能加价,看一个病人政府补贴五元。妻子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和丈夫一起耕种家里的5亩地,这个家庭的年收入仅两万多元。

而王家有六口人,母亲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颈椎病、腰椎病、眩晕、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父亲也有高血压,且年岁渐高,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大的13岁,小的8岁,均在上学。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医生还时常举行义诊,对于很多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还经常免费送药。长此以往,王医生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必须依靠团队,行善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上门为患者打针换药。对村民来说,王医生就像他们最信赖的亲人。

年,王医生在荆门义工组织的帮助下,发起成立了荆门义工联大柴湖义工服务队,从此,他可以做的事更多了,可以帮助的人也更多了。

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王医生冒着余震的危险,自费奔赴重灾区四川省什邡市,送去湖北各地爱心组织募集的资金和物资。他在红白镇一周,看望孤儿并协助发放助学金,照顾孤寡老人并送去营养品,受到当地镇委、镇政府和群众的好评,事后还发来感谢信。

年,荆门市政府为了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拟推荐王医生到荆门大学医学院免费脱产学习三年。但由于工作繁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需要照顾,且自己牵头成立的社工服务队也有很多事情,实在分身乏术的王医生,最后还是没有离开柴湖。

荣誉证书摆满了柜子

也许,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家乡医疗事业的王鸿举,并没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那种豪情,可就在小小的柴湖,他有忙不完的事,有放不下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却从不厌倦,反而越做越充满干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理想,对生命的激情?

是一颗热爱生活,同时又满怀善良的心灵,让这个年轻的医生留守故土,守护村民的健康,成就了自己的公益大世界。

深圳市建辉基金会在湖北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王鸿举的情况后,提交了他的行善线索。建辉捐助人评审委员会通过认真评审,于年4月将他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

志愿者向王鸿举致敬。

希望善良的王鸿举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

摄影/鲁顺清编辑/霖

转载请注明:http://www.wyjjl.com/jzbhl/1344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