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一、发要常梳
古人称栉发浴头,能明目祛风,可使落发重生,变硬变黑。
现代研究表明,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面的摩擦,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加强对头皮的摩擦,疏通头皮的脉络,使头发得到滋养,乌黑光润,牢固发根,防止脱发;能聪耳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可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能健脑提神,解除疲劳,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脑衰老。
二、面要常擦
古人称浴面拭擦神庭,能祛除外感之邪气,使诸阳上升,血气不衰,人老而面红润,皱纹减少。
现代脸部保健操:第一节:眼睛微微睁开,两手握住,大拇指伸开,轻轻的在眼睛四周围绕轻轻揉,就这样揉30圈即可,这样能够对眼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节:把自己的嘴巴张大,发出啊的声音,之后双手轻轻的揉脸颊的两侧;第三节:用手按眉毛两侧,轻轻的揉至太阳穴,再到额头,反复重复这一动作,这样能够缓解头痛还起到了保护眼睛的作用;第三节:很适合有鼻炎,经常感冒的人,手指轻轻按住鼻子两侧,向内挤压,在向上向下运动。可以使嗅觉更敏感呢!
三、目要常运
古称“运睛”,能去内障外翳,纠正近视、远视、老年花眼等。
运睛,即早晨醒后,先闭目,眼球从右向左,从左向右,各旋转10次;然后睁目坐定,用眼睛依次看左右,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反复四五次;晚上睡觉前,先睁目运睛,后闭目运睛各10次左右。
四、耳要常弹
古人称“鸣天鼓、掩耳弹枕”等。能增强听觉神经功能,防治耳聋、耳鸣。
耳朵保健操:第一节鼓膜按摩①将手心对准耳道,手指自然环抱枕部。将手心对准耳道挤压突然抬起,重复10-20次。②将食指按住耳屏向前旋转三次按压耳道后突然抬起,然后向后旋转三次按压耳道后突然抬起。重复5-10次。第二节穴位按摩①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凹陷处,用食指按住翳风穴先向前旋转按摩10圈然后向后旋转按摩10圈。②翳明穴在翳风穴向后约3厘米处先向前旋转按摩10圈,然后向后旋转按摩10圈。两个穴位按摩方法相同,不分先后。③听会穴在耳垂向上张口凹陷处,将拇指按住此穴位,其余手指顺势按住额头支撑,拇指向前旋转按摩10圈,向后旋转按摩10圈。④穴位舒缓中指在耳前上下按摩,食指在耳后上下按摩,然后食指和中指一起上下按摩10-20次。第三节鸣天鼓两手掌心按住耳道孔,中指和食指放在耳后枕部,轻轻叩击,感觉耳内出现鼓声。每次叩击30-50次,每日2次。第四节耳廓按摩①将手向上提拉耳尖,一边向上提拉一边揉按,然后向下按摩耳轮和对耳轮,逐渐向下,一边向下拉一边揉按耳垂。②将手部放在耳部前面,均匀用力向后推擦,然后再从后向前推擦。反复10到20次。
五、口要常漱
古称唾液为“胎食”,又称“金浆玉液”,是人身体内不可缺少之宝。唾液是消化液的一部分,有抗癌作用,要随时咽下,以提神被气养心,开胃健脾。
1、定期检查牙齿:定期到牙科诊所,检查牙齿与洗牙,清除牙结石、牙菌斑,让专业牙医为口腔卫生把关,是预防龋齿和牙周病最有效的方法,就能轻松拥有健康牙齿。2、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把握“黄金十分钟”原则,吃完东西10分钟内立即漱口,避免食物残渣在口中产生酸性物质,便能有效降低蛀牙几率医学。3、慎选洁牙、护牙工具:(彻底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工作)优质的刷牙工具:普通牙刷、保健型牙刷、刷大臼齿专用牙刷、牙周病专用牙刷等。优质的辅助工具:牙线、牙缝刷、牙线棒、舌苔刮除器、漱口水等。
六、齿要常叩
民间谚语云:“清晨叩齿三十多,到老牙齿不会脱”。
《
陆地仙经
》记载说:“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永无虫牙之患”。意即每天将上下牙齿有意识有规律地互相叩击,就可以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 叩齿保健功具体方法是:早晨起床后、午饭后、睡觉前各做一次,每次做三分钟左右,站立、坐着均可。眼平视前方或微闭,舌尖轻顶上腭部,上下牙齿互相叩击次。叩齿时思想集中,嘴唇轻闭,想自己的牙齿越叩越牢固。叩齿完后,用舌沿上下牙齿内外侧转搅一圈,将口水慢慢咽下。叩齿保健功贵在坚持,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长寿老人所以长寿的奥秘之一,就是保护好牙齿。我国历代医学家和气功学家在预防牙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古籍医书中作了详细记载。如唐代大医学家
孙思邈
在《千金方》中指出:“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齿即牢密”。
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促进牙齿周围组织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故能强壮牙齿,从而减少龋齿等牙病的发生。若坚持经常叩齿,面颊部还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齿也不易松动、脱落。叩齿时对大脑也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对提高听力、预防耳鸣都有一定作用。
七、浊要常呵
古人称为“鼓呵”,能消积,去胸膈满塞,排除浊气,吸收清气,加大肺活量。
气滞食积,拖延日久,则脾胃受损,医药难治。患此病者,应当盘腿平坐,直身微微闭息,做腹肌伸缩锻炼,缓缓呵气,连续做三十五次,当时就会积消聚散,轻松舒适。
八、胸要常扩
古人称“扩气”,认为经常扩气能保护心肺,使气机通畅。
扩胸运动正确步骤:1.挺胸收腹,保持腰背挺直;2.手臂打开时带动胸部打开;3.屈肘和直臂交替进行。
扩胸运动可以对颈椎病进行预防和治疗,防止胸椎弯曲,预防胸部下垂,增强心肺功能。
九、腹要常揉
古人称“揉脐腹”,能增加胃肠运动、消积、顺气。
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胀为宜;
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淋巴液循环,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从而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和便秘等疾病。另外,坚持揉腹还可迅速消除积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症,因为血液大量进入腹腔,因此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十、腰要常活
古人认为活腰能强腰固肾。
十一、谷道常提
古人认为提肛能提升阳气,排除浊气。
现代医学认为,提肛可预防和治疗痔疮,对痔疮有促进痊愈的效果,提肛是通过使肛门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一张一弛的运动(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等肌群的收缩与舒张,可触动内括约肌收缩和舒张),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肛门松弛,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和肛门、直肠部位的抗病能力。
十二、肢节常摇
古人云:“常摇肢节百骸,关节曰趋灵活”。
甩手功可以全面的活动到手臂的关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手臂有很多穴位甩手功可以按摩到所有的穴位,长期做甩手功可以增强免疫能力,活动关节和筋骨的同时还能够预防骨质疏松。
十三、腿膝常压
俗语说:“人老先老腿”,经常压腿按揉膝盖,常点足三里,是中医防老延寿之法。
被压腿及支撑腿均挺直,双手按压被压腿膝部,收髋,使身体尽量向前俯压,以增强膝关节后之窝肌的伸展性。
十四、肌肤常摩
按摩,古人称为“干沐浴”,认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肌肤,能使气血流畅,肌肤光滑、荣润。
十五、足心常搓
古人认为,涌泉为人之海底,常搓涌泉,能固肾暖腰,使诸阳上升,浊气下降,提神健脑。
现代医学认为,常搓脚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新陈代谢,还有利于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通过搓足心,可以调节经络和气血,从而达到养生美容,养脑护脑的功效。
十六、二便禁言
古人认为便中应闭目禁言,守神入舍,气不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