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5日-7日之间。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小寒养生
1、注意起居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年人,则在保暖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注意适当锻炼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宜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锻炼时注意防寒保暖,锻炼也要适度,必须避开恶劣天气,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
3、注意泡脚驱寒
“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养生做好驱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脚凉,即所谓寒从脚下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中药泡脚,可以用当归、艾叶等中药材放于锅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温水中泡脚使用。泡脚之后可以用5分钟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较好的驱寒效果,还可以促进睡眠。
4、注意饮食补肾
小寒天气寒冷,进补应该以补肾驱寒为主。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