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Chi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COA)于年11月19-22日在重庆如期举行,MediCool医库软件骨科团队前往现场,参与其中,将为您带来本次大会的现场报道!本次会议由刘鹏教授在悦来欣悦厅于11月20日上午8点-9点55分为我们带来“脊髓型颈椎病MRI信号及脑脊液循环的恢复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的精彩课题!
会议开始时,刘鹏教授首先为我们展现了脊髓型颈椎病MRI信号及脑脊液循环的恢复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的研究背景:
1.高信号阳性的CSM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较差;
2.高信号阳性与CSM严重程度及手术效果无关;
3.脊髓内高信号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改变。早期,高信号反映脊髓水肿;中期,反映脊髓灰质细胞坏死;晚期,反映脊髓空洞形成。
针对研究背景,刘鹏教授提出了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观察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MRIT2WI高信号改变的患者在行颈前路减压术后MRIT2WI髓内高信号、受压部位MRI脑脊液循环及脊髓受压特征的变化与临床症状恢复的相关性。
随后,刘鹏教授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
1.将4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行MRI检查;
2.分别对患者MRIT2WI变化,中矢面脊髓受压比及脑脊液充盈比及相应JOA改善率进行比较。
刘鹏教授图文并茂地结合两例具体病例呈现研究结果,患者在术前、术后一周与术后6个月的JOA改善率、脊髓受压百分比与脑脊液充盈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研究,刘鹏教授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做出如下研究结论:
1.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出现MRIT2高信号并伴有椎体束症状,术后6月T2高信号并未完全消失,有残留神经症状,无法确定高信号与预后关系。2.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与正中矢状面脊髓压迫部位脑脊液充盈程度及解除压迫后脊髓实质的恢复程度正相关。3.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患者的年龄、病程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到手术的预后。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对照研究,以及采用更细化的研究方法,对于明确了解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特征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至此,COA大会关于“脊髓型颈椎病MRI信号及脑脊液循环的恢复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的专题会议到此结束。骨科领域的学者们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专题报告,在此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以及为骨科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如需完整PPT,可发邮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