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编辑部大鱼常笑健康
退休以后,60岁的老王无所事事,孩子都在外地,为了方便沟通,他买了智能机,视频、聊天、看新闻、刷短视频,日子丰富了许多。
渐渐的,他开始沉迷短视频,不仅发在家族群里,自己拍摄,连孩子们回来探望的时候,都没说两句话就刷起了手机,每天对手机的依赖从早到晚……
时间一长,老王不仅经常觉得颈椎不适,头昏眼花,甚至连长期服药控制的高血压都不太稳定了,更严重的是,无法脱离手机,一段时间不看就会感觉焦虑,整个人都不如以前精神了。
手机短视频,
是退休生活的调剂品
还是慢性毒药?
老王并不是孤例,中国中老年网民的数量非常庞大。《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
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0%。目前国内有超过10万老人极度依赖互联网,他们每天除了基本生活之外的所有时间都消耗在互联网上。
空虚的退休生活、漫长的孤单时间,都是沉迷网络的温床,在此之外,更加暗藏着身心健康危机。
手机与老年生活的绑定,威胁还在于精神健康层面。
有人迷上了虚拟交流,对现实交流渐渐没了兴趣,和邻居亲友聊天总觉得平淡乏味,对身边的人也没有了耐心;
有人被短视频中的广告诱导,买了一些便宜但用不着的东西,甚至是来路不明的保健品;
互联网谣言众多,老年人缺乏对于信息的辨别处理能力,也变成了信谣传谣的一大载体;
另外,因为短视频交友而出现情感纠葛、财物损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一位中老年女性沉迷“假靳东”剪辑配音视频的事件,牵出了一场针对不了解互联网的中老年女性的大型骗局。当时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检索关键词“靳东”或“东弟”,发现许多账号使用同样的手段迷惑女性群体,这些假冒账号不仅会欺骗粉丝的感情,还会通过理财、卖货等方式来盈利。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情绪调节能力下降,视频内容刺激大脑过度活跃,导致头晕、耳鸣,更易产生焦虑感。
另外,年龄越大,交际圈子本就越来越窄,长时间沉浸于手机,会导致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减少,造成社交障碍与手机成瘾等心理疾病发生。
长期刷手机,
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