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60.html
腹泻在癌症患者中十分常见,比例高达30.6%。表现为短时间内多次排出不成形的粪便或水样便,如症状严重且持续,会使患者发生脱水甚至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导致肠道粘膜损伤、肠道菌群移位等,应及时积极治疗。
Tips:ECOG版CTC(CommonToxicityCriteria)治疗毒性判定标准中,关于化疗引起的腹泻(CTID)的分级可以作为所有抗癌治疗相关性腹泻严重程度的判断参考。
0级:无腹泻
1级:大便次数增加2~3次/日
2级:大便次数增加4~6次/日,夜间大便,中度腹部绞痛
3级:大便次数增加7~9次/日,大便失禁,重度腹部绞痛
4级:大便次数增加≥10次/日,脱水,需肠外营养
肿瘤患者腹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疾病本身所致,另一方面由于治疗手段导致,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其中化疗相关性腹泻占所有肿瘤相关性腹泻的40%,应引起格外重视。
01肿瘤患者腹泻与肠道微生态
而无论是肿瘤本身还是何种治疗方式,都会使肿瘤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受损,同时也加剧了腹泻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1
肿瘤本身因素
肿瘤作为一种复杂疾病,与免疫和代谢等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并且通常伴随有肠道微生态中菌群的失调。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通常会降低有益菌群的代谢产物,从而抵抗有益菌群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一些消化道肿瘤(如胃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肠腔梗阻、贫血,甚至恶液质,均可造成肠黏膜的损害,引起腹泻的发生。
2
手术因素
胃肠肿瘤手术常因切除部分肠段或大部分肠段,造成肠道的功能改变,肠黏膜损害,肠黏膜吸收面积减少导致腹泻。如结肠肿瘤、小肠肿瘤、胃肿瘤及直肠肿瘤切除术后常出现吸收不良性腹泻。
3
化疗因素
化疗药物对肠壁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干扰了肠细胞的分裂,引起肠壁细胞坏死及肠壁广泛炎症,造成吸收和分泌细胞数量之间的平衡发生变化,导致分泌过度,吸收面积减少而形成腹泻。
4
放疗因素
一般在腹部、盆腔、下胸部或腰部脊柱进行了放射治疗,常可直接引起肠黏膜的损害,发生放射性肠炎继发肠黏膜萎缩和纤维化引起急性渗出性腹泻。
5
抗生素的使用
因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如果把肠道比作一片土地,肠道微生物就像土地上的植物,健康人的肠道是茂密的森林,而在上述原因的综合影响下,肿瘤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常呈现沙漠化。失衡的肠道微生态不仅造成肿瘤患者的肠道不适,如严重腹泻,甚至影响着肿瘤治疗的效果。《科学》杂志连续刊载了多篇肠道微生物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文章,这些研究都证实了一个观念: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越好,免疫治疗效果越好!
02
腹泻患者微生态制剂的选择
1
益生菌联合益生元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如果肠道土地上给植物(益生菌)源源不断提供养分的河流,可以有效促进益生菌的增殖。因此在补充益生菌的同时,还要补充益生元,能够帮助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的有效生存繁殖,更加有效的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2
结肠靶向剂型
结肠才是人体肠道聚集微生物最多的部位,也是益生菌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很多益生菌补充剂都会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能保证益生菌活着到达结肠?healsoul?技术的结肠靶向释放益生菌制剂就能解决这一问题。healsoul?技术综合多种OCDDS(口服结肠定位给药传递系统)系统,组合成新的系统架构,真正达到结肠靶向释放,且活菌数是同类产品的一万倍以上。万及以上的益生菌如同乘着导弹到达沙漠化的肠道,让严重失调的肠道菌群,快速恢复成健康的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