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稿:王英主播:林欣
今天我们继续来说说颈椎病。
上期我们跟大家介绍了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的分型和症状,以及临床上颈椎病经常出现哪些容易误诊的症状。
这一期,我们就来为大家讲讲关于颈椎病的预防知识。目前患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过去,颈椎病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重体力劳动者,那么,现代人在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为什么又与颈椎病结下不解之缘呢?
我们先来说说哪些人更容易得颈椎病?
第一,从事电脑、驾驶工作,以及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学习的人,由于其颈部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强直状态,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因此极易导致颈椎病。
第二,中学生长期背负沉重的书包,导致走路姿势不适和人体正常的生理曲度发生变化,从而形成颈椎病。
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由于身体的退行性病变也易发生颈椎病。
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因素容易诱发颈椎病呢?
因素一、年龄因素▲▲▲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台机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也有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这些退变都会引发颈椎病。
因素二、慢性劳损▲▲▲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另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因素三、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病人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
因素四、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因素五、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发育性椎管狭窄▲▲▲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另外,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
因素六、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颈椎病呢?
第一招:伏案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伏案半小时后要抬起头,脖子沿前后左右轻度慢速地活动一下,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
第二招:改变高枕无忧的习惯,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
第三招:注意增加日常的体育锻炼,如游泳、羽毛球、网球、放风筝等抬头活动多的运动对防治颈椎病有帮助。
第四招:在饮食上还要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鱼类和豆制品等。
第五招:预防各种上呼吸道炎症,预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洁,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六招: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第七招: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下期是颈椎病的最后一期,想知道如何早期自测颈椎病吗?确诊颈椎病需要做哪些检查?临床上颈椎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案?这些重要的知识,我们会在下期给大家一一讲解。
下载医随身APP,收听更多疾病知识,我们下期见。